杜希双:3月份服务业生产出现明显改善
来源:中国经济网发布时间:2020-04-19 13:19
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我国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,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。尽管 1—2 月份服务业大幅下降,但 3 月份服务业多项指标趋向好转,新动能逆势发力,市场信心逐步恢复,复工复产有序推进。
一、 3 月份服务业生产降幅收窄
受疫情冲击影响,一季度,服务业实现增加值 122680 亿元,同比下降 5.2% 。随着复工复产复市稳步推进, 3 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 9.1% ,降幅较 1—2 月份收窄 3.9 个百分点。从主要行业看, 3 月份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 8.2% ,金融业同比增长 3.3% ;批发和零售业,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,房地产业,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降幅较 1—2 月份均明显收窄。
二、服务业新动能逆势发力
疫情发生以来,餐饮、购物、旅游、线下娱乐等聚集性、接触式服务行业受冲击较大,但依托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服务业新动能加快涌现和发展,为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求,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现代服务业稳定增长。一季度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,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 13.2% 和 6.0% ,合计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1.2 个百分点。 3 月份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,金融业共拉动当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 1.2 个百分点,现代服务业增长一定程度对冲了疫情对服务业经济下滑的影响。
服务业在抗“疫”中加速数字化升级。生鲜配送、在线教育、远程办公、在线医疗等新经济发展迅猛, 1—2 月份,全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 235 亿 GB ,同比增长 44.2% 。规模以上互联网游戏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7.7% ,互联网平台增长 9.5% ,互联网搜索服务业增长 10.3% ,互联网数据服务业增长 21.4% 。一季度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 19% ,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 5.9% ,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 23.6% ,比上年同期提高 5.4 个百分点。
三、服务业投资、贸易结构继续优化
一季度,高技术服务业投资虽同比下降 9.0% ,但降幅低于全部服务业投资 4.5 个百分点。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 15.5% ,其中,信息服务、电子商务服务、专业技术服务同比分别增长 28.5% 、 62.4% 和 95% 。
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显现较强抗冲击能力。今年前 2 个月,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下降,但贸易逆差延续了去年以来的缩小势头,贸易结构有所改善。 1—2 月份,服务进出口总额 7403.1 亿元,同比下降 11.6% 。其中,出口 2750.7 亿元,下降 6% ;进口 4652.3 亿元,下降 14.6% ;出口降幅小于进口 8.6 个百分点,服务贸易逆差 1901.6 亿元,同比减少 620.9 亿元。其中,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额 2765.7 亿元,同比增长 1% ,占服务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 37.4% ,比上年同期提升 4.7 个百分点。
四、服务业复工复产稳步推进,行业景气逐步回升
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,年初服务业经济活动短期内大幅收缩, 2 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 30.1% ,跌至历史最低点。 3 月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,企业复工复产步伐加快,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 51.8% ,比 2 月份回升 21.7 个百分点,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 49.3% ,比 2 月份回升 22.3 个百分点,表明 3 月份服务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与 2 月份相比发生积极变化。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 56.8% ,比 2 月份回升 17.1 个百分点,其中邮政快递、零售、电信等行业均高于总体,企业对市场发展信心有所恢复。
(作者:彩客网服务业统计司司长)